>> 旅程中第二位 WWOOF 主人位於山腰上的家,是幢特別的高腳屋
(不清楚什麼是WWOOF嗎? 請參考舊時的文章 http://kb41051993.pixnet.net/blog/post/56286 )
1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從宜蘭羅東逆時針折回台北福隆,其實起初在計畫這12天的旅行時行程不是這樣安排的,但因為我找到的羅東WWOOF主人在 7,15 以前剛好去日本玩了,所以只好先待在宜蘭,之後才又小小折返。
還記得電話另一頭她說 7,14 才會回台灣,原本打算打退堂鼓,畢竟對方才剛結束旅行,在別人正需要休息時去叨擾著實不好意思,沒想到她竟然豪爽的一口答應了,而且還展現一副十分歡迎的樣子,不輸年輕人的熱情。
尋跡福隆
往山腰下尚不知在何處的主人家的路走起來並不輕鬆,尤其是揹著十公斤行李的炎熱下午更是如此。
出了福隆火車站,我聯絡她以取得往他們家的指示。
「出來之後往右轉,看到一條鐵馬到了嗎? 沿著它一直往前走, 等接近福隆就隧道口的時候你會看見一間『有緣人自行車』,爬上一旁的斜坡再往前走一些,就能看見唯一一間高腳屋,那就是我家。」她說。
「那大概要走多久呢?」我的語氣有些擔心。
「我沒有走過這條路欸,我想應該不會很久吧?!」
說得倒輕鬆,我心想。
因為國二第一季Walkers Walk 就曾因為在沒有地圖的情況下聽信甘蔗攤販的話(再走5分鐘就到了),害我們徒步繞了半個澄清湖,甚至有團員走到腳抽筋 = ="
就這樣,我邁開步伐往未知的方向走去。
最初的一段路兩旁有許多住家,包括好幾間福隆便當店。沒錯,正是有名的福隆鐵路便當!在火車上,你感覺一陣饑餓難耐,心中渴望的是香噴噴、熱騰騰的飯菜香,接著列車緩緩的駛入了福隆站,你未等火車停妥,便三步化做兩步的飛奔到月台,並掏出50元硬幣遞給等在月台上提著籃子的老太太,終於換得籃子裡一盒溫熱的美味口感,這就是福隆鐵路便當。
隨著腳步緩慢向前,景物逐漸向後逝去,兩旁的人跡越來越稀少,走著走著,整條綿延不絕的路上竟只剩我獨自一人,說來這感覺還真有點古怪。

>> 這大概是靜靜的和自己對話最好的機會吧 ?!
又走了半個多小時,我知道第一季Walkers Walk 的噩夢又實現了。
斜斜的山路加上烈烈的太陽令人汗水淋漓,水珠滴在柏油路上就像鐵板燒上的油,「嗞」的一聲就消散在空氣裡了。
為間,有位穿著休閒、約莫四十歲的微胖大叔騎著淑女車從我背後緩緩接近,並在我身旁停了下來。
「你怎麼一個人在這裡走著呢?」
「我正在環島啊!現在正打算去今天要打工換宿的寄宿家庭。」
一陣閒聊後,我們不知怎麼的竟達成了協議,先由他騎車載我走一段路,之後再換手由我掌把。我坐在單車後座,看著前方的身影些微吃力的踩踏著,不禁想盡快換手,但在他的堅持下,只好讓他更往前推進一段路。在一陣說說笑笑之中,我們越過了一個又一個的小小起伏,轉過一彎又一彎的小小曲折,當單車爬上一座稍高的緩坡,眼前的景物忽然豁然開朗,前方不遠處出現了幾棟民房,還有告示牌標誌著「福隆就隧道」的到來,我向大叔道謝,並往人跡處尋去,去尋找傳說中的「有緣人自行車」。

>> 下坡後人跡乍現
淵明的福隆新家
自行車店旁極陡的斜坡就像是一條穿越時空的隧道,連接著俗世與飄邈。
爬上陡坡,首先看到一道叉路和一只路標,但我不確定該選哪一條,只見較寬的一條標示著「第十公墓」,另一條荒僻小路則寫著「內隆林街」。
「總不會是往這荒郊野外吧?!」我心想。一邊朝著第十公墓的方向走去。
在兩旁高高的芒草中,隱約聽見潺潺的水流聲,幾隻小蟲伴著清脆的旋律翩翩起舞,芒草也和著音樂在清風裡款款擺盪,不知是因身在山谷,亦或時間已悄悄向後推移,陽光似乎不再炎熱,轉而形成一種流洩而下的柔和。
終於,我聽見鴨子呱呱的可愛叫聲,向我宣告著農莊的抵達。

>> 這告示牌真像驚悚小說會有的情節

>> 鴨舍另一頭種著農作物
昂首,我朝尋覓了一小時才抵達的高腳屋走去,準備與第二位WWOOF主人見面。我和燥熱狼狽的自己也終於一分為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