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的話

寫作於 02, 09, 2014    試著踏上生命的第二起點
高一 walkers' walk 第三季
















真正靜下心來想想,才發現時間真的改變一個人好多好多。


近來翻看相片,許多回憶湧上心頭。

國中時一年總要主辦一次死黨們的旅行 walkers' walk。我們在車站廣場指著天空騙路人一起抬頭、公車上憋尿憋到尿在瓶裡往窗外丟(不是我)、一路騙計程車司機我們是馬來西亞人直到上山、把房間椅子丟進池裡泡溫泉(也不是我 = =")、在馬路上大聲唱著「一個兩個三個四個我要一次把五個!」

國二那年,班際掌中戲比賽,我熱情地從編劇、導演、製偶、配音後製到操偶全都親自嘗試。雖然最後沒得名,大家依然傻呼呼的雀躍歡呼。

甚至,在walkers' walk 第三季後,我們還不要臉的將新發明白癡遊戲的教學影片PO上了網。




就連那些不成熟的感情,
我們也總是傻傻地百分之百全心投入。

高中之後,身邊的人依然奇怪(到底是誰奇怪),我們放聲唱改過的歌引起路人側目、在街頭玩問路打賭遊戲、一起高喊考爆了結果真的爆了、一起偷看公民老師的大腿(誤)、一起旅行、一起追夢。

一起過一種遇到事情可以完全不思考,一埋首就傾全力去做的歲月。


追著追著,我們來到了大學,一個自相矛盾的地方。像一個迷宮幻象,它給了我們一個實現夢想並享受生活的現實環境,卻又同時以現實慢慢將其消磨。

經歷TBH、制服之夜、羅娜山服、醫學營、詳解群、小學藝、成發、反服營、宿營、總學藝、社團幹部、各種考試、各種幫忙、各種ganks,這些活動起初雖然新鮮,但隨著它們如狂浪般排山倒海而來,我開始犧牲許多興趣、時間、睡眠來迎戰。然而,這樣以大量付出穿梭在密集行事曆中的歲月,許多活動的意義卻因忙碌而逐漸模糊,被種種疲憊、無奈所掩蓋,而感情的挫敗和家族的混亂也為心頭更添一份迷惘。

漸漸地,我以難以察覺的緩慢速度背離了從前的自己。我開始習慣在面對事情時一眼望至最終目的,並思考如何以直線最短路徑到達終點;我開始排斥那些與目標無關的旅途,擔心進度生變。我習慣時常翻看行事曆,學會拒絕偶爾的玩樂,限制自己的渴望,也盡量不接新的任務,因為我害怕落後、害怕干擾、害怕失敗、害怕比較,害怕被超越、卻也害怕前進,我畏懼著鏡中那個懦弱的自己。

於是,我偷偷地在心裡關上了門,在裏頭找理由、生悶氣、責怪從前的自己,甚至遺失了對自己的那份信心。總覺得雖然表面上一切都在拓展,但周圍的空間卻不斷向內壓縮,壓得裏頭的人近乎窒息。


直到最近,看了一本書《有人因你活著而幸福嗎?》、電影《白日夢冒險王》以及C的網誌,又意識到轉瞬即將進入的大三、關於C的插曲等許許多多,我開始試著靜下心來重新審視來路,也發覺這一切似乎都不約而同地指向快要不夠的時間。記得書裡有個問題,要我們列出如果現在立刻死去,最遺憾的10件事,我就想到自己上大學後總是在意別人的眼光、在意比較,並做了好多自己不喜歡的事,假如突然就這樣走了,我應該會非常不甘心吧。

比較也好、任務也好,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路追逐,死盯著眼前的目標,又害怕後頭的幻影追上,於是患得患失,過著遷就於環境他人表現的、有目的的人生,因而放棄了屬於自己的天空。我們踏著最短路徑,緊追著放不下的標的,卻忘了體會微風吹拂的心曠神怡、捨棄叉路裡的冒險,也忘了自己原本的能力其實有多麼驚人。

人生只有一次,而且轉瞬即逝。我們好不容易前來的目的絕不是為了追逐這個現在你無法放手的煩惱或目標。人在臨終時後悔的通常不會是自己做了什麼,而是有什麼事還沒有做。所以,多品嘗體會看看吧,我們該把這唯一的生命花在自己最喜歡最值得的事物上,而不是追逐那些不易拋棄的是非成敗。

「我又不是為了這個來的。」我提醒我自己。

終於,我似乎有點明白國中泡麵導的送給我的話了:

"成功只有一種,把生命花在走自己的路。"

只有毫無因外界而生的目的,用心過自己認為值得的人生才算成功。
因為唯有這樣,我們才是真正的自己。



後來,我在心裡偷偷許下幾個具體的夢想,
並在今天的短語日記裡寫下這樣的話:

別再找解口了。
每件事都要用百分之百的力氣去做喔!
不論正事或玩都一樣。


最後成就成,失敗了也無妨。
生命珍貴,我們本來就不是為了拘泥於此而來到世上的。
品嘗各種酸甜苦辣來填滿空白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喔。

所以放心去吧!因為你的能力絕對超乎你的想像。

Everthing's gonna be alright.
說走就走。否則,你會後悔的。



儘管可能會花上一些時間而且有點好笑,
但我會努力的,找回自己從前的影子,
並試著成為新的自己。





※最後謹附上高三下藝術課的MV作品,紀念當年的單純狂妄。














YOU MIGHT ALSO LIK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