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放流水帳 輯五:重症醫師的陰德集點卡

09, 16, 2017    1 week in KVGH AICU
KVGH AICU


繼高醫內科加護、小兒加護、小兒中重度病房,第四次來到重症單位見習。高榮的病房和高醫有些許不同,他們將 MICU (內科加護)、SICU (外科加護)、CICU (心臟加護) 全都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個佔地廣大的 AICU (成人加護病房),方便器材的流通與集中管理。

外放後,總覺得自己像湍流中的浮木,雖然快速漂動向前,卻偶有無地靠岸傾吐心情的感覺。所幸經歷至今最順利的一支動脈血、一支沒 On 上的 Jugular CVC、被勸留高榮內科,幾件小事依舊讓自己開心了好一陣,一種也許只有 Clerk 小朋友會有的獨特開心理由。

五天的時間,病房一如往常的忙碌。複雜的病情、眾多的監測器,配上各家ICU似乎共有、宛如黑色幽默一般的輕鬆氛圍,構成加護病房的經典景色。

這一週,老師因剛好支援別的團隊,即使已經身為中生代主治醫師仍光在五天內就值了兩次班 (也就是從昨天早上 7:30 一路上班到今天下午15:00,前提是如果 15:00 病人都乖乖能讓人下班回家的話 QQ)。像這樣主治醫師頻繁下來支援值班的現象其實是不正常的。每回老師值班隔天,看到他睡眼惺忪的樣子都覺得莫名的難過,不只因為他個人、也因為隱約察覺我們所需要的四大科醫師在體制之下生活的辛苦。

老師說,重症醫師之所以沒人想走,除了健保給付分配的問題之外,與內科住院醫師人力不足、Backup 制度不健全也息息相關。其實不只重症,就內外科醫師而言,即使一些醫學中心等級的醫院也面臨新血招不滿的情形,這樣人手不足的惡性循環只會讓留下來的醫師工作量愈來愈大,新人也更不想進入這個迴圈。相對於由無形之手控制的市場經濟,健保就如計畫經濟一般,用總額與配額制來分配資源,因此四大科醫師很難由數量稀少而達到明顯待遇/生活品質的提升,如果不從根本做修改,現況將很難改變。 (當然,健保還是有很多優點,它滿足了弱勢者最低的醫療需求)。

詢問了對辛苦的想法,老師只笑著說:「所以醫院裡其它小科醫師都笑著說我們是在做功德呀 ~ 但工作還是得選自己真的有興趣的科,否則也會是另一種痛苦喔」

有時候愈 Run 難免覺得對選科愈發迷惘,想要兼顧工作、家庭、健康與自己業餘的興趣似乎是愈來愈不可能實現了。希望在很久以後,自己還能擁有那種前進的、單純的信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