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單車失竊記》:那些被偷走的時光

2020, 02, 05



《單車失竊記》是我初次接觸的吳明益老師作品,故事的軸線由一輛家族遺失的幸福牌腳踏車,串起台灣、日本、東南亞的近代史,以及許許多多的傷心遺憾。

讀著讀著,我彷彿跨上那輛從國一騎到大七、並在畢業時送給接任房客的老鐵馬,恍恍惚惚地回到孩提時光,還有那些曾經伴我長大的城鎮角落。

也許是員林埔心鄉經口村日漸荒蕪的大稻埕、大榕樹下下棋的阿公、三合院間錯落的巷弄、還有阿嬤拿手的清蒸「二緣肉」;

也許是台北市象山腳下,吳興街公車總站的油煙味、黃昏市場「三把五十」的叫賣聲、公廁對面無法抗拒的鹽酥雞;

又或者是嘉義市那座曾經熟悉、現在卻有些陌生的港坪公園。小時候的公園看起來是那麼大,好像怎麼跑都摸不到盡頭、怎麼跳都跳不出童年的純真。


有時候,我會懷念起兒時家族間的緊密關係。可能是因為阿公阿嬤都還健在,也可能因為大家當時的生活仍有餘裕,過節的氣氛總是歡樂,跨縣市的距離也尚未築起尷尬之牆,將過去的熱絡熟悉逐漸阻隔。

長大後有一段日子,我認為也許在現代社會,時常見面的朋友遠比一年見不到一次的親戚重要的多。然而,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緩慢地瓦解了這樣的想法,就好像一直深埋在心底的什麼,總有一天終要被挖掘出來,淘洗乾淨後一一檢視。我們人類終究是社會性的動物,而親情與歸屬大概是自遠古就深植在基因中的渴望吧。

小說中,主人翁說了這麼一段話:
「我突然覺得,爸跟媽生下了我們,想盡辦法努力工作供應我們念書,終於把我們改變成一種他完全不能理解的生物,然後我們就永遠離開他們了。」

希望未來在歲月的年輪之上,我們還能以「爸媽能夠理解的生物」的姿態,繼續保護那些幾乎要被偷走的時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Instagram